你對標本及歷史故事著迷嗎?是否曾經想過,用文字記錄下來那份感動與真誠?過去,自然史的書寫多由專家主導,但我們相信每個人的視角都獨一無二,每份記憶都值得被珍藏。臺博館發起《新自然史書寫》計畫,邀請你一同加入這場全民的書寫運動!透過「在標本裡寫一座山」工作坊,邀請各方面的老師與專家前來分享他們的經驗,連...
活動類型:特別活動、本館
「在標本裡寫一座山_小小博物觀察家營隊」課程連結博物館資源與學校教育,增進學生自然史敘事與書寫的能力。內容透過與學校教師合作設計課程,結合臺灣博物館的藏品,將自然觀察與文字書寫融入學校的教學活動,帶領學生發展個人化的自然故事。【營隊課程】在標本裡寫一座山_小小博物觀察家營隊 &nbs...
歡迎國小4至6年級學童加入臺博館「綠夥伴:博物館小導覽員培育計畫」!透過臺博本館、古生物館展品探索、環境議題學習與導覽實作,認識古生物與臺灣生態,培養觀察力、表達力與環境素養,一起成為推動科普與環境教育的小小綠夥伴!2025綠夥伴:博物館小導覽員培育計畫 &nb...
活動類型:特別活動、本館、其他場域、古生物館
在標本裡寫一座山——新自然史書寫【徵文計畫】開跑,透過公民參與及創意書寫,重新詮釋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典藏標本,讓民眾以自身的視角與語言,探索臺灣的自然與文化資產,進而加深對在地環境的認識與情感連結。優秀作品將使用於臺博館展覽策劃、出版品或教育資源開發,建立跨領域、多世代的新自然史書寫社群,進一步推動博...
活動類型:特別活動、本館、南門館、其他場域、古生物館、鐵道部園區
從臺灣最早的犀牛化石文獻紀錄出發,結合臺博館典藏的重要犀牛化石,逐步揭開臺灣古生物研究的成果你知道臺灣曾經棲息過真正的犀牛嗎?本展以臺灣本土出土的珍貴犀牛化石為核心,集結多件重量級典藏,包括早坂島犀與早坂犀牛模式標本、白犀牛全副骨骼與王雷獸頭骨化石,以及腔齒犀全副化石等,帶領觀眾踏上一場跨越數萬年時...
地點:臺博館本館
活動類型:本館、特展
平日使用文化幣買國立臺灣博物館各館門票不限人數、身份皆享半價優待,另每張門票贈送「成年禮金抽獎活動」抽獎機會一次。 本館、古生物館及鐵道部賣店亦可使用文化幣,歡迎多加利用! 2025年【博物館探險隊任務啟動!】文化幣暑期專屬活動 優惠1️⃣:使用文化幣購買南門館門票,不限人數...
活動類型:特別活動、本館、南門館、古生物館、鐵道部園區
國立臺灣博物館數位互動有聲繪本:「尋找鳥叫」,故事主題結合臺灣博物館及228和平公園場域,以都市生態為主軸,推廣更多人認識禁止違法餵食野生動物的重要性,並邀請讀者一起探討外來種入侵議題。「尋找鳥叫」繪本透過數位線上形式及結合特色館藏,應用AR擴增實境效果及本館典藏3D掃描點雲資料,提供多層次閱讀方式...
活動類型:本館、南門館、其他場域、古生物館、鐵道部園區、其他
本特展精選自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經甫博士慷慨捐贈的萬餘件偶戲文物,包括戲偶、戲台、道具、劇本與面具等,展現偶戲文物乘載的多元文化,並由此帶領觀眾探索不同文化的相同之處,促進大眾理解與交流。國立臺灣博物館自日本時代即陸續蒐藏閩南及南洋地區與偶戲相關的文物,在總督府博物館和台灣省立博物館的既有基礎...
地點:臺博館本館1樓東展間